农资网> 技术 >正文

杏鲍菇出菇期管理要点

发布时间:2025-01-05 06:41:37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923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1.催蕾。 完成后熟处理后,采取温差刺激,尤其是初冬季节出菇时,菌袋经过低温刺激是很有必要的一个环节,否则,将会导致现蕾困难。刺激适当的话,经约10天左右,袋口料表面即有白点状原基形成,秋栽时采取措施适当降低棚温,春栽时则应设法予以提高,并稍加大通风量,保持原有棚湿,现出原基后,调控棚湿至95%左右,尽量拉大温差,光照强度1000勒克斯,并有少量通风,剪掉扎口或将袋口翻下,露出料面,原基数量不断增加,随之分化,幼蕾现出。该阶段棚温应严格控制在20℃以下。

2.幼蕾阶段。 幼蕾体微性弱,需较严格、稳定的环境条件,该阶段可将棚温稳定在15℃左右、棚湿90%~95%、光照度500~700勒克斯,以及少量通风,保持棚内较凉爽、高湿度、弱光照及清新的空气环境,约3~5天,幼蕾分化为幼菇,即可见子实体的基本形状。

3.幼菇阶段。 幼菇抵抗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仍然较弱,该阶段仍需保持较稳定的温、水、气等条件,为促其加快长速及其健壮程度,可适当增加光照度至800勒克斯,但随着光照的提高,子实体色泽将趋深,故需掌握适度。13℃左右经7天左右,即可转入成菇期。幼蕾及幼菇阶段是发生萎缩死亡的主要阶段,其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或过低,尤其是秋栽的第一潮菇和春栽的第二潮菇,处于温差较大的环境中,管理中稍有疏忽或措施不当、管理不及时等,将会令棚温急骤上升或下降,一旦低于8℃或超过22℃,幼蕾即可大批发黄、萎缩,继之死亡。因此,根据各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严格、有效地调控各项条件,正确处理温、气、水、光之间的矛盾,使子实体各阶段均处于较适宜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已成为菇期管理工作优劣的评判标准。

4.成菇阶段。 为获得高质量的子实体,应创造条件降低棚温至15℃左右,控制棚湿90%左右,光照度减弱至500勒克斯,尽量加大通风,但勿使强风尤其温差较大的风流吹拂子实体;风力较强时,可在门窗及通风孔处挂棉纱布并喷湿,或缩小进风口等,既保证棚内空气清新,又可协调气、温、水之间的平衡,将使子实体处于较适宜条件下,从而健康、正常地生长。

5.采收。 当子实体基本长大,基部隆起但不松软、菌盖基本平展并中央下凹、边缘基本平展但尚未弹射孢子时,即可及时采收,此时大约八成熟。如生产批量较大时,可掌握七分熟时采收。

6.采后管理。 将出菇面清理干净,并清洁菇棚,春季出菇时喷洒一遍菊酯类杀虫药物后,密闭遮光,使菌袋休养生机,初冬季节出菇时只喷一遍赛百09等杀菌药物即可。待见料面再现原基后,可重复出菇管理。一般可收1~3潮菇,柱状菇生物学效率80%~120%,保龄球状菌株的生物学效率80%左右,商品率80%~90%。如果菌丝后熟管理比较到位的话,只出一潮最多二潮菇即可达到较理想的产量水平。

分享
1
上一篇:牛霉饲料中毒的救治 下一篇:菠萝黑心病的防治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