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长毛兔仔幼兔死亡的防制

发布时间:2025-01-11 17:35:12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558个字,大约阅读时间7分钟

从不同生育阶段来看,长毛兔仔兔、幼兔死亡率是最高的,尤其是在规模较大的兔场和传统的农户中,其死亡率达20~50%,有时甚至更高。仔兔、幼兔死亡是影响毛兔生产至关重要的因素,过高的死亡率给养兔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在总结自己多年的临床诊治经验的基础上,就仔兔、幼兔的死亡原因作了简单分析,并提出防制措施,供同行和养兔户参考。

1、引起仔兔、幼兔死亡的常见原因

1.1细菌感染 由各种各样的细菌感染,而使仔兔、幼兔发生死亡,其病因主要有:

金黄色葡萄球菌病 本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本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致病,但当皮肤、黏膜有损伤时,即可侵入机体造成危害,大小兔都可发病。本病主要引起仔兔、幼兔脓毒败血症或仔兔急性肠炎(仔兔黄尿病)。生后最初几天的仔兔,在多处皮肤,尤其是腹部、胸部、颈、颌下和腿部内侧的皮肤引起炎症,并出现粟粒大、白色的脓泡,很多病兔在2~5天后因败血症死亡。仔兔黄尿病常是全窝发病,死亡率较高。

巴氏杆菌病 本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对2~6月龄幼兔危害较大,以败血症为最常见。病兔临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病程短的24小时内死亡,稍长的3~5天死亡;最急性病兔,未见有临床症状就忽然倒地死亡。

沙门氏杆菌病 本病由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和肠炎沙门氏杆菌引起,各种家兔都易发生本病,以幼龄兔和孕兔更易感,死亡率最高。兔初便秘后腹泻,粪呈暗绿色或者灰黄色,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病程一般2~4天。

魏氏梭菌病 由魏氏梭菌引起,以1~3月龄的幼兔最易感。病兔常忽然发病,急剧下痢,粪呈水样并有特殊腥味,病兔常因脱水而死。

大肠杆菌病 本病常常是由于气候突变、饲养管理条件差等因素诱使肠内大肠杆菌异常大量繁殖产生肠毒素引起腹泻,以致死亡。兔场常因环境的污染而引起流行,引起幼仔兔大批死亡。其特点是拉粘液性透明样粪便,兔只消瘦、衰竭而死亡。

兔链球菌病 病兔精神沉郁,呼吸困难,体温升高41℃左右,以春秋季较常见。

1.2病毒感染

家兔病毒性出血症 本病是家兔的特有病毒病,其发病易感性不分年龄大小,在新疫区传播迅速,病程短促,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而在老疫区,哺乳仔兔和老龄兔有一定抵抗力。其特征是病死兔呈全身败血症变化,但以呼吸道病变最为典型。

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 本病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主要是1~3月龄的幼兔发病,引起唇、舌和口腔其他部位黏膜的坏死,病兔常因采食困难消瘦而死。

兔痘 本病仅家兔感染发病,各种年龄家兔都易感,但幼兔和妊娠母兔死亡率较高。常见症状都有眼睛损害,常并发支气管肺炎、鼻炎、胃肠炎,在身体、口、肺、肝、皮肤上常能见到丘疹和结节。

1.3寄生虫感染

球虫病 本病常发生于温暖多雨的季节,各种家兔均易感,特别是断乳后至3月龄的幼兔发病严重,其主要症状为黄尿、尿频,仔兔生长停滞,可视黏膜苍白,顽固性下痢,死亡快,部分出现腹围增大下垂,肝肿大。

兔弓形虫病 本病常因幼兔吞食了弓形虫卵囊、滋养体污染的饲料、饮水等而感染。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特征为病兔体温升高,眼、鼻流出脓性或浆性分泌物,腹部因腹水而臌胀,成“纺锤形”,并出现局部或全身性的运动失调、后肢麻痹等神经症状,一般2~8天内死亡。

1.4饲料及饲养管理因素 饲料调制不当和饲养管理不当是造成仔兔、幼兔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常见的有:

1.4.1保温不当引起仔兔、幼兔冻死、冻伤。初生仔兔由于全身无毛,几乎无调节体温的能力,如果接生不及时或保温措施不力,仔兔常常受冻感冒,甚至冻死。

1.4.2管理疏忽、鼠咬或其他动物咬食。由于初生仔兔眼耳闭塞、体型小,根本无逃避敌害的能力,故常常成为老鼠、猫等动物攻击的对象。

1.4.3仔兔、幼兔由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抗病力较差,故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较高,饲料的改变或霉变有时即使是轻微的变化,也可能使其无法适应,出现生理机能失调,引起发育迟滞,甚至死亡。

1.4.4仔兔、幼兔由于消化机能和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极不健全,其对药物敏感度高,故在进行投药预防或治疗疾病时,一旦剂量控制不好或混合不均匀,常常引起幼兔、仔兔的药物中毒性死亡。另外,还有饲料中毒、鼠药中毒等引起的中毒死亡。

2、防制措施及对策

2.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保健

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引起仔兔、幼兔死亡的主要原因,不是无法防治的疾病,而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根据仔兔、幼兔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完全,生长发育快,生理变化及所处环境变化大,易患“综合性肠炎”及生长发育的特点,应做到:

2.1.1保证仔兔早吃奶、吃饱奶。在仔兔出生6~10小时内,应使其吃到初乳,初乳营养丰富,并有轻泻作用,可帮助仔兔排出胎粪;做到按时哺乳,对奶水不足的,可通过调整仔兔数,寄养同期产仔的哺乳母兔处,以保证仔兔吃饱奶。

2.1.2做好保暖防冻工作是提高仔兔、幼兔成活率的一个关键措施。因仔兔自身调节体温能力极差,如不做好保暖防冻工作,尤其是冬春季节出生的仔兔,常常因饲养人员疏忽而出现整窝遭到冻害的现象。对睡眠期的仔兔,窝温不低于30℃,室温不低于15℃,幼兔则宜生活在20℃安静的环境中。2.1.3开眼后的仔兔,生长发育加快,需要的营养物也越来越多,此时母乳已不能满足仔兔生长发育需要,故应及早补喂混合料。

2.1.4科学断奶。毛兔宜在40~50日龄断奶较好。为减少仔兔因断奶而发生“应激并发症”,断奶时最好实行行“离奶不离笼”,做到饲料、环境、管理三不变。匈牙利毕克里养兔生产体系,用2万只断奶仔兔做试验,结果证明,断奶幼兔采用原笼饲养法,育成期死亡率仅7.9%,而采用断奶便换笼的办法,幼兔死亡率高达23.1%。

2.1.5加强幼兔护理。断奶后幼兔日粮中精饲料应占80%,给料要坚持少吃多餐,定时定量。应激反应和舍内空气流速过大、时冷时热等,是导致幼兔消化道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在管理上还要特别注意保持舍内温暖和安静,不要轻易挪动幼兔的位置,注意笼具、饮水、饲料的卫生和饲养密度,把住“病从口入”关,做到“早饲要早,晚饲宜饱,添足夜草”,搞好“三勤”(勤打扫、勤消毒、勤换垫草)、“六净”(笼舍净、饲槽净、饲料净、饮水净、用具净、兔体净)。

2.2杜绝传染源,加强疫病防治

2.2.1严格消毒制度,注意驱虫、灭鼠,杜绝传染源,兔舍不养猫、犬等传播寄生虫的动物,异地引种或产品交易必须实行严格检疫,避免新病的传入。搞好免疫接种,特别是针对兔瘟、兔巴氏杆菌、魏氏梭菌等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制定好免疫程序,安排好防疫计划。仔兔断奶后立即注射兔瘟疫苗,过一周后再注射巴氏杆菌苗,对1~3月龄健康兔皮下注射兔 A型魏氏梭菌疫苗。

2.2.2加强观察,发现病兔及时隔离,及时查明病因,消除致病因素,对症施治,淘汰病兔,对死兔进行无害化处理。平时多观察,一旦发现病兔或死兔,首先要弄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病和死亡,如果是纯粹因饲养管理引起的,要注意改善饲养条件,消除不利因素。对因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引起的死亡,要及时隔离病死兔,并对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对细菌性的可以使用抗菌类或抑菌类药物进行治疗,如对葡萄球菌病、链球菌病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对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可用丁胺卡那霉素进行治疗等。为有效控制兔球虫病和有些细菌性病的发生,可在饲料中添加球痢灵或磺胺类药物。球痢灵按25~50mg/kg,混入饲料,连服5~7天,磺胺二甲嘧啶按0.1%浓度混入饲料中连用3~5天;另外,平时还可以添加大蒜、洋葱、车前草等拌入饲料,预防幼兔腹泻病。

分享
1
上一篇:如何防治苦瓜灰斑病 下一篇:鹌鹑的饲养管护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