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22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047个字,大约阅读时间6分钟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暴发性出血病等。进入高温季节后,此病的发生率更高,危害更大,广大 水产 养殖者须密切关注与积极防治。
病原
暴发性流行病在不同鱼类,其致病病原体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弧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细菌感染引起。这类病原中许多是条件致病菌,池塘环境好,鱼体抵抗力强时,病原菌虽存在水体中,但不会引起鱼病,池塘水质恶化、鱼体抵抗力差时,易引起鱼病暴发流行。
主要症状
疾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条基部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此时肠内尚有少量食物;严重感染时,鱼体体表严重充血,以至内出血,眼眶周围也充血(鲢鳙鱼更明显),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透明腹水,或红色浑浊腹水;鳃、肝、肾的颜色较淡,胆囊大,肠系膜、腹膜及肠壁充血,肠内无食物而有很多粘液;有时肠腔内积水或有气,肠被胀得很粗。需要注意的是,该病因病程的长短、疾病的发展阶段、病鱼的种类及年龄不同,病鱼的症状表现多样化。有时少数鱼甚至肉眼看不出明显症状就死亡,这是由于这些鱼的体质弱,病原菌侵入的数量多、毒力强所引起的超急性病例。
流行情况
危害的鱼类主要有鲢、鳙、鲂、鲫、鳗、鳝等鱼类,水温持续在28℃以上的高温季节及高温季节过后仍保持在25℃以上的水温条件时,最易暴发流行,危害各种规格的鱼类。
预防措施
1、适当降低养殖密度。进入高温季节,鱼体的代谢增强,摄食量增加,排泄的废物增多,有机物的分解加剧,积累的有害物质超过池塘本身的自净能力,造成池塘水质恶化,鱼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病原菌的侵袭。因此,在池塘条件允许时,进入高温季节后,可根据池塘本身条件、养殖水平等拉网分塘,适当降低养殖的密度。
2、及时降低池塘氨氮与亚硝酸盐含量。养殖鱼池池水、底质恶化时,池塘积累的有害物质中对鱼类影响与危害最大的是氨氮与亚硝酸盐。笔者治疗暴发病时在多个地区测定发现,发生暴发性流行病的池塘中的氨氮与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未发病塘。氨氮中的未离解氨氮对鱼有很强的毒性,即使在低浓度下也会抑制鱼的生长,损害鱼鳃,使鱼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病害。而亚硝酸盐主要通过破坏血蛋白,将亚铁血红蛋白转成亚硝基血红蛋白从而使其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危害鱼类。进入高温季节后,由于藻类的繁殖,水体pH值偏高,更易造成氨氮与亚硝酸盐的积累,因此,必须及时降低池塘中两者的含量。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换水的方法及时降低两者的浓度。换水不方便或周围鱼池发生病害不便换水时,可使用底质或水质改良剂,可及时有效降低池塘氨氮与亚硝酸盐的含量;同时辅助使用水体增氧剂效果更好。
3、使用质量较好的商品 饲料 投喂。由于目前池塘养鱼中大都实行高密度精养方式,基本上投喂商品 配合饲料 ,天然饲料基本不投喂或投喂很少,有些养殖者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往往采用廉价的低劣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有的甚至采用单一的菜饼等投喂,造成营养不全,鱼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肝脏受到损伤,发生脂肪变性,使鱼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成为疾病的易感群体。因此,在鱼类生长迅速而疾病多发的高温季节,应投喂质量较好的商品饲料,或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免疫调节剂等,可有效促进生长和加强鱼体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4、及时杀灭鱼体 寄生 虫。鱼体的体表及鳃上有寄生虫寄生但数量不多尚未暴发流行时,虽然寄生虫本身不会直接引起鱼类死亡,但不能忽视,因为鱼的鳃及皮肤被寄生虫损伤后很容易感染患病,且一旦患病,病情也较严重,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要及时有效杀灭鱼体体表的寄生虫,防止鱼体体表受损后继发感染暴发病。同时,杀虫要时尽量避免使用硫酸铜、***等毒性和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可选用药性温和、对鱼类和水体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可大大减少对鱼体的刺激和保护池塘水质。
5、使用消毒药物进行预防。在暴发性疾病流行的高温季节,可定期在池塘食场周围或全池泼洒高效温和的消毒药物,如二氧化氯制剂等消毒剂,可有效杀灭病原菌,改善池塘环境,防止疾病的暴发。
治疗措施
发生暴发性流行病时,要尽早治疗,同时,治疗时须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才能保证确切的疗效。
1、如果鱼体体表有寄生虫寄生时,须先杀灭体外寄生虫。注意不能使用硫酸铜,以免加重暴发病病情。可根据寄生虫的种类选用较温和的杀虫药物。
2、使用杀虫药的第2天,开始使用治疗暴发性流行病的专用药,连续使用2次,如病情较严重,第1次使用时可加量使用,第2次可按说明正常使用。一般用药2-3天后病情可得到很好的控制。
3、使用消毒药物期间,同时内服抗菌药物5-7天。内服药物可选用水族金安(15-20克/100公斤鱼)、氟哌酸(2-5克/100公斤鱼)、环丙沙星(1-2克/100公斤鱼)等。
4、治疗后7天左右,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以调节池塘pH到8.0左右。
注意事项
1、杀虫选用的药物要有针对性,不能滥用杀虫药,以免刺激病鱼,加重病情。
2、做成的药饵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一般要求在水中至少稳定1小时以上。因此,药饵中的粘合剂选用要恰当,药饵做好后如使用2-3个鸡蛋清包被,并适当晾干后投喂效果更好。
3、投喂药饵的量要准确。一般要求在投喂后30-45分钟内吃完为好。
4、内服药物须连续投喂5天以上,或停止死鱼后,再继续投喂1-2天,不能过早停药,以免鱼体内病原菌未被全部消灭引起复发。
5、外用的消毒药物须泼洒均匀,食场周围和池边病原菌较多的地方可适当多泼,如使用粉剂药物时要充分溶解后再泼洒。
6、治疗期间及刚治好后不要大量换水、加水及捕鱼,以免刺激鱼体,引起应激发应加重病情或引起复发。
推荐阅读
-
藕池套养黄鳝技术
1、藕池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和抗洪抗旱能力较强的藕池。藕池面积为500-800平方米。藕池背风向阳,呈东西方向。严禁工业污水流入养殖黄鳝的藕池。 2、工程建设:工程建设主要有两方面,即加固池埂和建设进排水口的栅栏设施。对试验的池埂分别进行夯实和加宽、加高,加固后的团...
-
特种水产鱼类、沼虾、黄鳝、河蟹养殖须防自相残杀
近年来,我国发展的多数特种 水产 品属于肉食性动物,如鳜、鲈、乌鳢、鳖;少数属于杂食偏动物性动物,如罗氏 沼虾 、日本沼虾、黄鳝、河蟹。为了有效地防止特种水产品种内的自相残杀,在养殖过团...
-
黄鳝“发狂病”咋治
黄鳝 “发狂病”一般发生在6~9月份。病鳝一般不开口吃食,时常会在网箱内呈箭状快速游动,或缠绕在水草上,口张开,全身抽动发抖。水清时还可见病鳝呈“S”状或“O”状旋转挣扎。病鳝在手中可明显感到其身体僵硬,体表黏液少或无黏液,无明显外伤或溃烂。发病初期,敲打网箱可见鳝苗团...
-
如何规范使用渔药
渔药残留是目前 水产 品最常见的污染源,导致水产品中药物超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滥用药物和 饲料 添加剂 是主要的罪魁祸首。规范用药是防止水产品种药物残留超标,提高水产品的团...
-
鱼类缘何频频发病
水产 养殖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野生状态下抗病力强的品种,因长期生活在养殖环境中而变得易患疾病。 鱼类抗病力的强弱主要是由其遗传因子决定的,但最终它发病与否却是由环境来确定。环境对鱼类的各种刺激,即为环境胁迫因子。在 团...
-
浜鱼混养模式
将胭脂鱼幼鱼插养在浜鱼养殖塘内,不影响浜鱼的放养密度。根据长期记录、资料比对,发现混养有三大优势:一是大量节约 饲料 消耗。由于两鱼食用饲料相仿,因而混养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减少了沉降塘底等的浪费。二是促成生长快,加快了胭脂鱼的生长速度团...
-
初春养鱼技术要点
追施 肥料 初春当池塘水温稳定在8℃~10℃时,即开始追施肥料,以培养水中天然饵料。施肥数量应根据水质肥瘦及肥料质量来决定,一般每亩施人粪尿60~90公斤或畜粪100~150公斤。若用化肥则按氮、磷、钾之比为2∶2∶1追施,将化肥粉碎后团...
-
采用酵素菌技术 鱼禽(畜)结合养殖实现共赢
多年来,许多鱼禽(畜)结合的养殖户以养殖猪、鸭、鹅为获利主体,鱼塘只是处理畜禽粪便的附属设施,鱼产多少无关紧要。近期鱼价不断上升,广大养殖户也开始关注养鱼收益。“无人嫌钱多。我今年要在养好猪的同时,还要采用酵素菌技术多获鱼利。”在惠州潼湖,猪鱼结合养殖大户张师傅就如是说。 团...
-
鲟鱼养殖之卵霉病防治技术
1、病症与病因卵的表面长有黄白色的毛状絮状物,严重时鱼卵在水中像一个个圆球。发病原因是卵上 寄生 有水霉属和绵霉属等水生真菌,常见的种类有丝水霉、鞭毛绵霉等。这种病多发于受精卵的人工孵化阶段。 2、防治方法主要是提高卵的受精率,清除坏卵及未受团...
-
鲟鱼养殖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1、病症与病因此病是因鱼体受机械创伤后,患处感染水霉而致。严重时病鱼行动迟缓、体消瘦、不摄食,直至死亡。 2、防治方法主要的防治方法有两种: 一是用浓度为35-50克,每立方米水体的孔雀石绿和1%的食盐水混合溶液浸泡20-30分钟,有一定疗效; 二是在苗种发病期团...
-
藕池套养黄鳝技术
1、藕池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和抗洪抗旱能力较强的藕池。藕池面积为500-800平方米。藕池背风向阳,呈东西方向。严禁工业污水流入养殖黄鳝的藕池。 2、工程建设:工程建设主要有两方面,即加固池埂和建设进排水口的栅栏设施。对试验的池埂分别进行夯实和加宽、加高,加固后的团...
-
特种水产鱼类、沼虾、黄鳝、河蟹养殖须防自相残杀
近年来,我国发展的多数特种 水产 品属于肉食性动物,如鳜、鲈、乌鳢、鳖;少数属于杂食偏动物性动物,如罗氏 沼虾 、日本沼虾、黄鳝、河蟹。为了有效地防止特种水产品种内的自相残杀,在养殖过团...
-
黄鳝“发狂病”咋治
黄鳝 “发狂病”一般发生在6~9月份。病鳝一般不开口吃食,时常会在网箱内呈箭状快速游动,或缠绕在水草上,口张开,全身抽动发抖。水清时还可见病鳝呈“S”状或“O”状旋转挣扎。病鳝在手中可明显感到其身体僵硬,体表黏液少或无黏液,无明显外伤或溃烂。发病初期,敲打网箱可见鳝苗团...
-
如何规范使用渔药
渔药残留是目前 水产 品最常见的污染源,导致水产品中药物超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滥用药物和 饲料 添加剂 是主要的罪魁祸首。规范用药是防止水产品种药物残留超标,提高水产品的团...
-
鱼类缘何频频发病
水产 养殖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野生状态下抗病力强的品种,因长期生活在养殖环境中而变得易患疾病。 鱼类抗病力的强弱主要是由其遗传因子决定的,但最终它发病与否却是由环境来确定。环境对鱼类的各种刺激,即为环境胁迫因子。在 团...
-
浜鱼混养模式
将胭脂鱼幼鱼插养在浜鱼养殖塘内,不影响浜鱼的放养密度。根据长期记录、资料比对,发现混养有三大优势:一是大量节约 饲料 消耗。由于两鱼食用饲料相仿,因而混养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减少了沉降塘底等的浪费。二是促成生长快,加快了胭脂鱼的生长速度团...
-
初春养鱼技术要点
追施 肥料 初春当池塘水温稳定在8℃~10℃时,即开始追施肥料,以培养水中天然饵料。施肥数量应根据水质肥瘦及肥料质量来决定,一般每亩施人粪尿60~90公斤或畜粪100~150公斤。若用化肥则按氮、磷、钾之比为2∶2∶1追施,将化肥粉碎后团...
-
采用酵素菌技术 鱼禽(畜)结合养殖实现共赢
多年来,许多鱼禽(畜)结合的养殖户以养殖猪、鸭、鹅为获利主体,鱼塘只是处理畜禽粪便的附属设施,鱼产多少无关紧要。近期鱼价不断上升,广大养殖户也开始关注养鱼收益。“无人嫌钱多。我今年要在养好猪的同时,还要采用酵素菌技术多获鱼利。”在惠州潼湖,猪鱼结合养殖大户张师傅就如是说。 团...
-
鲟鱼养殖之卵霉病防治技术
1、病症与病因卵的表面长有黄白色的毛状絮状物,严重时鱼卵在水中像一个个圆球。发病原因是卵上 寄生 有水霉属和绵霉属等水生真菌,常见的种类有丝水霉、鞭毛绵霉等。这种病多发于受精卵的人工孵化阶段。 2、防治方法主要是提高卵的受精率,清除坏卵及未受团...
-
鲟鱼养殖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1、病症与病因此病是因鱼体受机械创伤后,患处感染水霉而致。严重时病鱼行动迟缓、体消瘦、不摄食,直至死亡。 2、防治方法主要的防治方法有两种: 一是用浓度为35-50克,每立方米水体的孔雀石绿和1%的食盐水混合溶液浸泡20-30分钟,有一定疗效; 二是在苗种发病期团...
最新更新
-
林蛙疾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林蛙疾病多种多样,病因也错综复杂,因此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总体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平时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经常预防消毒。另一种是发病时及时治疗、及时控制传染源、消除病因、合理进行药物治疗。这两类方法统称综合性防治措施。实践证明,仅依靠某一单独的措施是团...
-
山鸡育雏期需要注意事项
山鸡雏期的饲养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将从饮水开食、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等方面为广大养殖户进行介绍: 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团...
-
林蛙疾病的预防
1.林蛙场的建设必须符合防病要求 林蛙场的水源要无污染。有害的被污染的水会损害林蛙的健康,水体传染病很快,因此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 2.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①定期消毒一般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对水池、蛙圈及其他养殖设备进行一次彻底团...
-
绿壳蛋鸡饲养经验
绿壳蛋鸡抗病能力强,食性杂,全国各地均可饲养。对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促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鸡蛋历年是我国畅销产品,绿壳鸡蛋现在国内的数量极少。饲养新品种利润相对较高。 鸡舍应建造在通风向阳处,鸡舍前后可每隔3团...
-
山鸡葡萄球菌病的防治方法
病鸡精神不振,减食,羽毛松乱,部分病鸡关节肿大,特别是跖关节和趾关节,挤压有痛感,站立和行走困难,跛行。有的病鸡腹泻,排出黄绿色稀粪。 剖检可见胸腹部皮下充血,呈弥漫性紫红色,肝脏略肿,呈淡紫红色。关节肿大、充血或出血,关节囊内有较多浆液性渗出物,有脓汁和乳酪样团...
-
林蛙封沟养殖的越冬管理技术
林蛙有水下冬眠越冬的习性。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下旬,长达6个月,人工封沟养蛙的越冬管理就是根据林蛙这一时期的生活特征需要,人为选择、创造适宜的越冬场所和水域环境,保证其安全越冬。 一、修筑越冬池 越冬池也叫冬眠池,是林蛙集中冬眠的地方。蛙场团...
-
山鸡疫苗免疫的方法
要打破传染病的链锁,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入手,即查明和消灭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媒介)、提高畜禽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作为一个饲养场,首先应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动物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同时应根据畜禽传团...
-
山鸡曲霉菌病和葡萄球菌混感的症状
病雏表现精神委顿,多缩颈呆立,闭眼似睡,两翅下垂,羽毛蓬乱,无光泽;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气喘,常发出呼噜声。 有少数雏鸡一侧或两侧眼睑肿胀,怕光,流泪。有的下痢,粪便呈水样,黄白色。部分病雏腹部增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末期病雏体质消瘦,呼吸极度困难团...
-
林蛙发病的原因探析
林蛙从蝌蚪到成蛙都能发病,林蛙得病必有原因,无缘无故是不会发病的。所以,当林蛙发病时,必须查清发病原因。那么林蛙为什么会发病呢?其原因是很复杂的。林蛙像其他动物一样,蛙病的发生与三方面因素有关,其一即内在因素,也就是林蛙自身的体质强弱;其二是病原微生物;其三是外界环境条件,其团...
-
如何鉴别林蛙油理化质量?
林蛙油理化性状较其它动物油有较大差别,通过以下鉴别方法可加以识别: (1)经验法。本品遇水膨胀,膨胀时输卵管破裂,24小时后呈白色棉絮状,边缘呈白绒状,体积增大10―15倍;泡发pH值在6左右,泡发体有微腥味;加热煮沸不溶化,手捏不粘手;脱水干燥后恢复原状,但失团...
-
林蛙产卵前要对养池进行哪些准备
林蛙从卵到蝌蚪再到变态大约两个多月时间都是在综合饲养池中渡过的,因些必须做好准备。一要对池进行检修,同时把池清理干净。 二要使清理好的综合饲养池经过最少7天以上的日晒杀毒。 三是在灌水前的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综合饲养池进行全池消毒,团...
-
目前养殖中国林蛙有几种方式
养蛙方式大体上分为“封沟式养蛙”和“集约式养蛙”两大类。二者的主要不同处表现在林蛙的陆地生活阶段上。封沟式养蛙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结合林蛙的自然生长,加强人工管护的一种养殖模式。 吉林省从1986年起大力推广封沟式养蛙模式,技术成熟,已被广泛采用。而集约式团...
-
林蛙吃什么
林蛙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食物要求不同。蝌蚪时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人工管理时,也可补喂蛋黄、动物血、鱼粉、豆渣和植物性饵料。变态前后到幼蛙,以大型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为食,包括圆形跳虫科、菱蝗科、粉虱科、蚁科、小甲虫类、小菱蝗、短星翅蝗虫、黑背蝗若虫以及微型甲虫如孤甲、跳甲、团...
-
野生林蛙对温湿度有什么要求
在东北,林蛙的整个冬眠时间有5个多月,在漫长的冬眠期内,林蛙机体将秋天贮存的营养逐步转化并贮存到卵泡内,为蛙卵的发育和蝌蚪生长初期提供营养,自然情况下在冰层下越冬的温度约1~3℃。 从产卵到变态,温度从冰雪融化到28℃之间都能发生生命过程,但28℃是最高极限温度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