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南美白对虾管理要点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22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139个字,大约阅读时间6分钟夏秋季节是 南美白对虾 养殖的重要时期,此时池内 对虾养殖 密度大,对虾生理机能旺盛,对虾处于生长的高峰期。由于饵料投喂量大,池内残饵和排泄物不断增多,水质污染加重,藻类、细菌等生物繁殖旺盛,生物量大,水体容易出现温跃层、氧跃层等分层,易使池塘水体产生氧债而致的缺氧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对虾养殖池塘常会出现水质恶化,并伴随着泛塘,引起养殖对虾大批死亡。同时由于环境恶化,红体病、白斑病和红腿病等疾病高发,给养殖带来损失。另外,夏秋季节是雨的多发季节,暴雨、阵雨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生态环境影响极大,主要是使对虾池的水质(水温、盐度等)、浮游生物等养殖水环境产生瞬间改变,造成对虾应激反应,极易使对虾因应激暴发病害。因而,夏秋季节是南美白对虾养殖的重要时期,此时管理的好坏对全年养殖生产影响重大,现介绍有关问题,希望对养殖者有所帮助。
调节好水质,保持水质清新
南美白对虾对水质要求较高,为了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应注意水质的调节。首先,有条件的地方,要根据水质变化,适时适量换注新水,换水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切忌大排大灌,并适当提高水位,尽量保持在1.5米以上,使中下层水温仍能保持在32℃以内。一般虾场的日换水量为池水的8%~10%,如提高到20%,对虾生长速度则明显提高;日换水量提高到30%,对虾在盛夏出现的生长低谷基本消失。
随着水温升高和对虾的成长,要不断增加水深,尤其在养殖中后期,水位一定要增高到1.8米~2.0米,高温期要保持2.2米以上。为此,要根据水质情况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并达到了降低水温的目的。在换水时,要防止携带对虾暴发性病毒的活体侵入,最好在进水口用80目网片滤水。
夏秋季节,由于水温高,容易出现温跃层、氧跃层等分层现象,导致虾塘缺氧,针对池塘水体的这个特点,应坚持每天凌晨、中午开机增氧数小时,及时消除水体分层。由于天气多变,每天要收听天气预报,作好雷雨大风的防范,发现缺氧预兆应及时注水、开机增氧或抛洒颗粒氧等,以免泛池死虾。未装增氧机的池塘,可使用水泵搅动上下层水体,防止水体分层明显。
另外,应注意使用药物、生物制剂等来调节水质。一般每隔3天~5天全池泼洒沸石粉一次,用量每亩10千克~15千克;每隔7天~10天,使用一次有益微生物。例如光合细菌、EM原露、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调节好水质。
夏秋季节,池水的透明度应保持在35厘米~60厘米,若透明度小于20厘米时应换水、加水或施放沸石粉或生 石灰 ,若透明度过大,可追施氮肥和磷肥。
注意 饲料 投喂、控制投喂量
夏秋季水温适宜,对虾食量大,消化快,日投喂量应增多,应采取少量多餐的投饲方式,每天投喂4次~6次。对虾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夜间活动频繁,食欲旺盛,白天潜伏,食欲减弱。因此,饵料主要在日出前和日落后投喂,早晚占70%~80%,白天占20%~30%,尽量避开高温时间。日投饲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对虾的健康和活动情况等灵活掌握。一般以检查饵料台不留残饵为原则,掌握在投饲后1小时~1.5小时内吃完为佳,天气闷热或有雷阵雨时,可少喂或不喂,这样可以降低饲料系数和减轻水体的污染压力。南美白对虾的投饵管理要做到相对合理,既要保证对虾吃饱、吃好,又要兼顾环境和节约成本,在投饵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傍晚后和清晨前多喂,烈日条件下少喂。②投饵1.5小时后,空胃率高(超过30%)的适当多喂。③水温低于18℃或高于32℃时少喂。④天气晴好时多喂,大风暴雨、寒流侵袭(降温5℃以上)时少喂或不喂。⑤对虾大量脱壳的当日少喂,脱壳1天后多喂。⑥池内竞争生物多时适当多喂。⑦水质良好时多喂,水质变劣时少喂。⑧池内生物饵料充足时可适当少喂。
南美白对虾饲料应投喂新鲜优质的南美白对虾全价饲料。
轮捕疏养、捕大留小
由于南美白对虾生长快,一般养殖得法,只要经过65天~75天饲养,就有部分可达到上市规格,此时可捕出部分上市,以保持池内合理的载虾密度,促进对虾生长,尽早达到上市规格。捕获方法建议采用地笼网诱捕,尽量少用拉网起捕,以免对虾受伤和产生应急反应。具体捕捞时间因地而异,一般在7月份就可开始进行,具体时间还应根据池塘条件、放养情况、对虾生长状况等灵活掌握,以保持池塘合适的密度为佳。
加强管理,科学防病
应每天坚持早晚巡塘,观察对虾生长活动和饵料残存情况,确定当日投饵的品种和数量。午夜和黎明前,虾池水中氧气降至最低点,是对虾最容易发生浮头死亡的危险时间,如发现糠虾、 白虾 浮头,小杂鱼向池塘边集结等现象(这是对虾浮头预兆),必须及时开动增氧机或进行换水。
坚持每日早中晚巡塘值班。还应检查各种设施是否完好,重点观察虾池的水质变化和虾的活动情况、检查供电供水设施保障情况、观察是否有病虾出现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生产事故和经济损失。
高温季节,对虾活动摄食能力差,机体的代谢水平下降,加之水体环境恶化,病原生物滋生,容易引起虾病发生。主要有应激性红体病、细菌性红体病、肠炎病、白斑病、固着类纤毛虫病、肌肉坏死病、死底症等疾病,因此,必须切实做好虾病防治工作。
做到:定期水体消毒,预防性水体消毒一般使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用量每次0.15ppm~0.3ppm,间隔10天。治疗性水体消毒可使用复合聚维酮碘(用量0.2ppm/次)、二氧化氯(用量每次0.15ppm~0.3ppm)等,间隔5天~7天。使用消毒类药剂时,应同时开动增氧机或使用增氧剂,严防事故的发生。
保持池塘水质稳定的清新,采取多种方式增加水体溶氧(机械增氧和化学增氧等),使水体处于富氧状态,减少对虾病毒病的发病动因,定期使用免疫增强剂,提高对虾自身免疫力。可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免疫多糖(添加量为饲料量的1‰~3‰),高温期在饲料中可添加高稳定维生素C(添加量为饲料量的3‰~5‰)和大蒜素(添加量为饲料量的2%,加蛋清包裹);可定期使用护肝保肝中草药剂,增强对虾抗病能力。比如,“护生宝”( 黄柏 、黄芪、黄芩),用量为饲料的0.5%,10天拌饵一次,连用3天。
对虾养殖中后期,一般每3天~5天必须用较密网目的旋网在池塘的四周随机抽样200尾左右对虾观察是否正常,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措施。在对虾突然增料或减料,气候突变时期如下大雨、刮风后,进水、换水之后等有可以诱发虾病的情况下,要尽快用旋网抽检,看是否有问题发生。
推荐阅读
-
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
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暴发性出血病等。进入高温季节后,此病的发生率更高,危害更大,广大 水团...
-
藕池套养黄鳝技术
1、藕池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和抗洪抗旱能力较强的藕池。藕池面积为500-800平方米。藕池背风向阳,呈东西方向。严禁工业污水流入养殖黄鳝的藕池。 2、工程建设:工程建设主要有两方面,即加固池埂和建设进排水口的栅栏设施。对试验的池埂分别进行夯实和加宽、加高,加固后的团...
-
特种水产鱼类、沼虾、黄鳝、河蟹养殖须防自相残杀
近年来,我国发展的多数特种 水产 品属于肉食性动物,如鳜、鲈、乌鳢、鳖;少数属于杂食偏动物性动物,如罗氏 沼虾 、日本沼虾、黄鳝、河蟹。为了有效地防止特种水产品种内的自相残杀,在养殖过团...
-
黄鳝“发狂病”咋治
黄鳝 “发狂病”一般发生在6~9月份。病鳝一般不开口吃食,时常会在网箱内呈箭状快速游动,或缠绕在水草上,口张开,全身抽动发抖。水清时还可见病鳝呈“S”状或“O”状旋转挣扎。病鳝在手中可明显感到其身体僵硬,体表黏液少或无黏液,无明显外伤或溃烂。发病初期,敲打网箱可见鳝苗团...
-
如何规范使用渔药
渔药残留是目前 水产 品最常见的污染源,导致水产品中药物超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滥用药物和 饲料 添加剂 是主要的罪魁祸首。规范用药是防止水产品种药物残留超标,提高水产品的团...
-
鱼类缘何频频发病
水产 养殖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野生状态下抗病力强的品种,因长期生活在养殖环境中而变得易患疾病。 鱼类抗病力的强弱主要是由其遗传因子决定的,但最终它发病与否却是由环境来确定。环境对鱼类的各种刺激,即为环境胁迫因子。在 团...
-
浜鱼混养模式
将胭脂鱼幼鱼插养在浜鱼养殖塘内,不影响浜鱼的放养密度。根据长期记录、资料比对,发现混养有三大优势:一是大量节约 饲料 消耗。由于两鱼食用饲料相仿,因而混养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减少了沉降塘底等的浪费。二是促成生长快,加快了胭脂鱼的生长速度团...
-
初春养鱼技术要点
追施 肥料 初春当池塘水温稳定在8℃~10℃时,即开始追施肥料,以培养水中天然饵料。施肥数量应根据水质肥瘦及肥料质量来决定,一般每亩施人粪尿60~90公斤或畜粪100~150公斤。若用化肥则按氮、磷、钾之比为2∶2∶1追施,将化肥粉碎后团...
-
采用酵素菌技术 鱼禽(畜)结合养殖实现共赢
多年来,许多鱼禽(畜)结合的养殖户以养殖猪、鸭、鹅为获利主体,鱼塘只是处理畜禽粪便的附属设施,鱼产多少无关紧要。近期鱼价不断上升,广大养殖户也开始关注养鱼收益。“无人嫌钱多。我今年要在养好猪的同时,还要采用酵素菌技术多获鱼利。”在惠州潼湖,猪鱼结合养殖大户张师傅就如是说。 团...
-
鲟鱼养殖之卵霉病防治技术
1、病症与病因卵的表面长有黄白色的毛状絮状物,严重时鱼卵在水中像一个个圆球。发病原因是卵上 寄生 有水霉属和绵霉属等水生真菌,常见的种类有丝水霉、鞭毛绵霉等。这种病多发于受精卵的人工孵化阶段。 2、防治方法主要是提高卵的受精率,清除坏卵及未受团...
-
鲟鱼养殖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1、病症与病因此病是因鱼体受机械创伤后,患处感染水霉而致。严重时病鱼行动迟缓、体消瘦、不摄食,直至死亡。 2、防治方法主要的防治方法有两种: 一是用浓度为35-50克,每立方米水体的孔雀石绿和1%的食盐水混合溶液浸泡20-30分钟,有一定疗效; 二是在苗种发病期团...
-
鲟鱼养殖之出血病防治技术
1、病症与病因此病主要发生于 鲟鱼 幼体阶段,是由气单胞菌引起的,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而且发病迅猛,传播速度快,死亡率也很高。 2、防治方法在苗种培育期间,每隔5-10天用二氧化氯或呋喃唑酮等药物进行消毒,并定期在 团...
-
鲟鱼养殖之细菌性肠炎防治技术
1、病症与病因此病为细菌引起的。病症为腹部、口腔出血,肛门红肿,鱼体消瘦。 2、 防治方法 用含痢特灵0.2%的药饵投喂,连续投喂5-6天即可治愈。 团...
-
如何防治鱼绦虫病
绦虫病主要危害团头鲂、草鱼、 鲫鱼 ,以团头鲂发生最为严重。主要危害一龄鱼种和夏片,流行时间在5至10月。团头鲂鱼种养殖中,绦虫感染率可达百分之90以上。夏片下塘后半个月左右开始发现有绦虫感染,病鱼吃食量明显减少,甚至停止摄食,鱼体变黑、消瘦,整池鱼种团...
-
缺氧死鱼与中毒死鱼的区别在哪里
一、死鱼的时间不同 缺氧死鱼一般发生在春末秋初和夏季雷阵雨过后气压较低时,通常是在零点过后至黎明这段时间内,一般太阳出来以后就很少死鱼。而化学物中毒死鱼发生时间和季节则不确定。 二、死鱼的品种不同 由于不同品种的耐氧程度不同,在缺氧时有些品种可能死亡,有些品种可团...
-
新建鱼塘应符合哪些要求
(一)科学选址:一是要考虑水源问题。水质要好,水量要是,最好是临近无污染的 河流 、 湖泊 或 水库 等。如果池塘在水库坝下,要设法引用水库表层水,如果用地下深水井做水源,团...
-
鱼、虾、蟹秋季如何抓膘
一、合理换水,培育肥水。从5月份开始,每隔一个月或20天就要用“药饵”和“药液”防治病虫害一次。到夏、秋季节过渡期更要重视水质调节;预防池水变“转”或变“老”,保持适合的肥水透明度。鱼池透明度保持25厘米左右,虾池30至36厘米之间、蟹池35至40厘米。如果池水透明度小于鱼、虾、蟹正常需团...
-
秋季如何预防鱼类暴发性出血病
1、重视暴发性出血病的危害,增强防范意识。该病发病急、传染快、流行季节长,且死亡率高、损失大。一旦发病难以控制,病情容易反复。 2、苗种下池前必须用百分之1至2的食盐水浸浴消毒。浸浴时间视鱼的体质和温度高低而定,条件允许时,可用暴发性出血病疫苗浸泡鱼种。 团...
-
如何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
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 越冬前要投喂一些高蛋白的 饲料 ,努力提高鱼种规格和肥满度。 二、保证鱼种越冬水质优良,创造良好的越冬环境: 1、池塘选择:面积2至5亩、池底团...
-
北方如何一年养殖两茬鲤鱼
一、第一茬鱼养殖(商品鱼养殖)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0.3至1.3公顷,池深2至3米。要求保水性能好,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0.3至0.6公顷水面配备一台3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 2、放养前的准备。鱼种放养前7至10天进行清塘消毒。清塘消毒2至3天后,每亩施粪团...
90%的农民还看了
-
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
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暴发性出血病等。进入高温季节后,此病的发生率更高,危害更大,广大 水团...
-
藕池套养黄鳝技术
1、藕池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和抗洪抗旱能力较强的藕池。藕池面积为500-800平方米。藕池背风向阳,呈东西方向。严禁工业污水流入养殖黄鳝的藕池。 2、工程建设:工程建设主要有两方面,即加固池埂和建设进排水口的栅栏设施。对试验的池埂分别进行夯实和加宽、加高,加固后的团...
-
特种水产鱼类、沼虾、黄鳝、河蟹养殖须防自相残杀
近年来,我国发展的多数特种 水产 品属于肉食性动物,如鳜、鲈、乌鳢、鳖;少数属于杂食偏动物性动物,如罗氏 沼虾 、日本沼虾、黄鳝、河蟹。为了有效地防止特种水产品种内的自相残杀,在养殖过团...
-
黄鳝“发狂病”咋治
黄鳝 “发狂病”一般发生在6~9月份。病鳝一般不开口吃食,时常会在网箱内呈箭状快速游动,或缠绕在水草上,口张开,全身抽动发抖。水清时还可见病鳝呈“S”状或“O”状旋转挣扎。病鳝在手中可明显感到其身体僵硬,体表黏液少或无黏液,无明显外伤或溃烂。发病初期,敲打网箱可见鳝苗团...
-
如何规范使用渔药
渔药残留是目前 水产 品最常见的污染源,导致水产品中药物超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滥用药物和 饲料 添加剂 是主要的罪魁祸首。规范用药是防止水产品种药物残留超标,提高水产品的团...
-
鱼类缘何频频发病
水产 养殖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野生状态下抗病力强的品种,因长期生活在养殖环境中而变得易患疾病。 鱼类抗病力的强弱主要是由其遗传因子决定的,但最终它发病与否却是由环境来确定。环境对鱼类的各种刺激,即为环境胁迫因子。在 团...
-
浜鱼混养模式
将胭脂鱼幼鱼插养在浜鱼养殖塘内,不影响浜鱼的放养密度。根据长期记录、资料比对,发现混养有三大优势:一是大量节约 饲料 消耗。由于两鱼食用饲料相仿,因而混养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减少了沉降塘底等的浪费。二是促成生长快,加快了胭脂鱼的生长速度团...
-
初春养鱼技术要点
追施 肥料 初春当池塘水温稳定在8℃~10℃时,即开始追施肥料,以培养水中天然饵料。施肥数量应根据水质肥瘦及肥料质量来决定,一般每亩施人粪尿60~90公斤或畜粪100~150公斤。若用化肥则按氮、磷、钾之比为2∶2∶1追施,将化肥粉碎后团...
-
采用酵素菌技术 鱼禽(畜)结合养殖实现共赢
多年来,许多鱼禽(畜)结合的养殖户以养殖猪、鸭、鹅为获利主体,鱼塘只是处理畜禽粪便的附属设施,鱼产多少无关紧要。近期鱼价不断上升,广大养殖户也开始关注养鱼收益。“无人嫌钱多。我今年要在养好猪的同时,还要采用酵素菌技术多获鱼利。”在惠州潼湖,猪鱼结合养殖大户张师傅就如是说。 团...
-
鲟鱼养殖之卵霉病防治技术
1、病症与病因卵的表面长有黄白色的毛状絮状物,严重时鱼卵在水中像一个个圆球。发病原因是卵上 寄生 有水霉属和绵霉属等水生真菌,常见的种类有丝水霉、鞭毛绵霉等。这种病多发于受精卵的人工孵化阶段。 2、防治方法主要是提高卵的受精率,清除坏卵及未受团...
-
鲟鱼养殖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1、病症与病因此病是因鱼体受机械创伤后,患处感染水霉而致。严重时病鱼行动迟缓、体消瘦、不摄食,直至死亡。 2、防治方法主要的防治方法有两种: 一是用浓度为35-50克,每立方米水体的孔雀石绿和1%的食盐水混合溶液浸泡20-30分钟,有一定疗效; 二是在苗种发病期团...
-
鲟鱼养殖之出血病防治技术
1、病症与病因此病主要发生于 鲟鱼 幼体阶段,是由气单胞菌引起的,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而且发病迅猛,传播速度快,死亡率也很高。 2、防治方法在苗种培育期间,每隔5-10天用二氧化氯或呋喃唑酮等药物进行消毒,并定期在 团...
-
鲟鱼养殖之细菌性肠炎防治技术
1、病症与病因此病为细菌引起的。病症为腹部、口腔出血,肛门红肿,鱼体消瘦。 2、 防治方法 用含痢特灵0.2%的药饵投喂,连续投喂5-6天即可治愈。 团...
-
如何防治鱼绦虫病
绦虫病主要危害团头鲂、草鱼、 鲫鱼 ,以团头鲂发生最为严重。主要危害一龄鱼种和夏片,流行时间在5至10月。团头鲂鱼种养殖中,绦虫感染率可达百分之90以上。夏片下塘后半个月左右开始发现有绦虫感染,病鱼吃食量明显减少,甚至停止摄食,鱼体变黑、消瘦,整池鱼种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