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全国冬小麦春季田管技术

发布时间:2024-11-28 12:07:57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361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黄淮和北部冬麦区

1.促控结合,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的苗情长势,因地制宜,促控结合,分类管理,肥水调控。旺长苗以控为主。对无脱肥现象的旺苗,早春镇压蹲苗,避免春季过多分蘖,拔节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对有脱肥现象的旺苗,结合起身期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早春返青后对旺苗镇压,及时控旺转壮。三类苗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返青期苗5厘米地温稳定在5℃左右时追肥浇水,亩施尿素8~10公斤和适量磷酸二铵;第二次于拔节期亩施尿素5~7公斤,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对生长正常晚播麦田,要控制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和土壤透气性。二类苗促控结合。地力水平一般的二类麦田,起身初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地力水平较高的,起身中期追肥浇水。一类苗控促结合。起身期喷施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防止生育后期倒伏。拔节期追肥浇水,亩追尿素15公斤。

2.镇压划锄,浇水保墒。先压后锄,促进土壤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对播种时整地粗放、坷垃多的麦田,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沉实土壤,弥合裂缝,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根系生长。对墒情较差麦田,土壤解冻后及时补灌,抗旱保苗,浇水后及时划锄,提高地温,破除板结,防止或减轻冻害威胁。对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将镇压提墒作为重点措施,提高小麦抗旱能力,同时土壤返浆或下雨后,用化肥耧施入氮肥,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对底肥没施磷肥的配施磷酸二铵。

3.预防冻害,及时补救。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前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防御早春冻害。冻害发生后,及时追施适量氮素化肥,然后浇水,促进恢复生长。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1.科学施肥,构建群体。施好壮蘖肥,促弱转壮。对基苗肥不足、群体偏小(亩茎蘖数小于30万)的田块,尤其是晚播弱小苗,可亩追施10~15公斤三元高效复合肥(N、P2O5、K2O各15%);对秸秆还田量大、苗情过弱的田块,亩加施5公斤尿素,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施好拔节肥,壮秆大穗。对群体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时追施拔节肥,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和三元高效复合肥10~15公斤;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适当推迟施用拔节肥,防止倒伏;对群体过小、茎蘖数不足的三类苗和脱肥变黄严重的麦田,适当提早施用拔节肥。

2.清沟理墒,排水降渍。早春,未开排水沟的麦田,晴天尽早开好麦田三沟,开沟泥土均匀散开,避免损伤麦苗。已开沟麦田及时疏通,保证排水畅通,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同时确保麦田外三沟畅通。

3.防御冻害,及早补救。冻害发生后2~3天调查幼穗受冻程度,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10%的及时追肥。一般受冻死亡率10%~30%的麦田亩追施尿素4~5公斤;超过30%的,死亡率每增10个百分点,亩增施尿素2~3公斤,最高不超过15公斤。

西北麦区

1.耙耱保墒,顶凌追肥。各类麦田都应顶凌耙耱,蓄墒保水。对底肥不足、苗黄苗弱麦田,结合顶凌耙耱或小雨后亩追施4~5公斤尿素。对冬前群体过大、土壤肥力较高的旱地麦田,返青期不宜追肥,可在起身至拔节期趁雨酌情追肥。

2.镇压划锄,提墒增温。早春小麦返青前后,在晴天中午前后镇压,切忌在寒冷地湿的早晨进行,以免压折假茎和损伤叶片。划锄要因地因苗制宜,对晚播弱苗宜浅划锄,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弱苗转壮,防止伤根和坷垃压苗。

3.护膜护苗,严防啃青。对覆膜田块,覆盖不严的要及时压土盖严。要严防春季畜禽啃青,影响小麦光合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造成减产。

西南冬麦区

1.氮肥后移,及时追肥。要以促为主,追肥灌水。平原麦区浇灌后待水分下渗仅剩一层浅水时,亩施5~8公斤尿素。无灌溉条件的丘陵地区,开沟亩施5公斤尿素或纯氮量与之相近的速效肥料。

2.清沟排湿,防御渍害。拔节至抽穗是小麦对湿渍害的敏感期。稻茬麦田沟渠配套差,渍害较重,要在春雨来临前,开好边沟、围沟、排水沟,排水降渍,确保小麦正常生长和籽粒灌浆。

(资料来源: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

分享
1
上一篇:苦丁茶的培植技术要点 下一篇:政策市场合力撼动产业格局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