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一年四季24节气茶叶采摘的谚语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57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308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三岁可采出自唐代陆羽《茶经一之源》。意为 茶籽 种下后,三年即可采茶。

叶卷上,叶舒次出自唐代陆羽《茶经一之源》。意为嫩叶卷曲的可制上等茶,叶片已展平的 茶叶 品质较次。

笋者上,芽者次出自唐代陆羽《茶经一之源》。笋,肥壮的茶芽。芽,细弱的茶芽。意为肥壮的茶芽像笋那样饱满,而细弱的茶芽就显得逊色了。

清明时节近,采茶忙又勤主要流行于江苏一带。清明时节是采茶的重要时机之一,凡清明前采摘的茶,即为受人看重的“明前茶”。

小满熟了 樱桃 茶主要流行于河北省张家口。小满,农历节气,在每年的5月Z1日左右。小满节樱桃和茶叶都成熟了。樱桃越熟越好吃。但茶叶太熟就成了老叶,没有采摘价值了。5月下旬是春茶结束阶段,此时所采之茶均为下等茶。

小满过后茶变草流行于浙江等地。过了小满,春茶结束,茶芽已成老叶,如草一般失去价值。谚语说明采摘季节的每一天都极其宝贵。

头茶不采,二茶不发流行于浙江绍兴等地。一般树木枝条顶端的生长最为活跃。植物生理学术语为顶端生长优势。顶芽旺盛的活动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如若切除顶芽(即采去头茶),便可使侧芽(二茶)迅速生长,有时采去一个顶芽,可换来较多新梢的形成,获得更多的芽叶。采与发的关系处理好,便可构成茶树的丰产。类似的谚语还有:“漏手不收,二茶不抽。”意即头茶漏采处,二茶就发不出来。“今年不采,明年不发。”两说均流行于浙江赚州等地。“茶叶越采越发。”流行于浙江杭州等地。

立夏茶,夜夜老主要流行于浙江等地。立夏以后,气温渐升,此时茶芽生长迅速,叶片渐渐老化。类似的谚语还有:“夏前宝,夏后草。”主要流行于浙江桐庐等地。“茶过立夏一夜粗”流行于浙江等地。“立夏三天茶生骨”流行于安徽等地。“一年老了爹,一夜老了茶”流行于湖南等地。

会采年年采,不会一年光主要流行于陕西一带。会采,即会使用“留叶采摘”的办法采收鲜叶,不强采,以保证年年有较多的茶叶可采。不会,即不采用“留叶采摘”的办法采茶,而采用不留叶的强采,尽管当年的产量较高,但来年产量会大大减少,甚至无茶可采。同类的谚语还有“留叶采摘,常采不败”。

谷雨前,嫌太早全句为:“谷雨前,嫌太早。后三天,刚刚好。再过三天茶变草。”主要流行于上海、湖北等地。早、刚刚好、草,均系对茶叶老嫩而言,强调采摘的季节性、时效性。类似的谚语有“谷雨茶,满把抓”、“清明发芽,谷雨采茶”、“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

前三日早,正三日宝,后三日草主要流行于浙江奉化、郸县等地。意为茶叶的采摘要及时,要适时,要抓住最佳时机。抢茶如抢宝主要流行于浙江等地。言采茶季节时间如金,像抢宝一样采摘茶叶,不容半点松懈。类似的谚语有“茶叶好比时辰草,日日采来夜夜炒”。

枣树发芽,上山采茶主要流行于浙江杭州等地。枣树发芽在农历三月上旬,时值清明节前后,是龙井茶区采摘高档龙井之时。割不尽的麻,采不尽的茶主要流行于浙江等地。麻,指兰麻,多年生草木,地下部分由根和地下茎形成麻莞,可活数十年,一年可收割数次。茶为长寿作物,可活百年以上,从第四年起即可采摘,采期数十年。每年可采三季茶,即春茶、夏茶、秋茶。每季茶中又可分批采摘多次,一年可采三十余次。

插得秧来茶又老,采得茶来秧又草主要流行于湖南长沙等地。意为大忙季节,既要早稻插秧,又要采制春茶,有点顾此失彼。类似的谚语还有:“采朵茶儿秧又老,插朵秧来茶变草。”主要流行于浙江杭州等地。“四月采茶茶叶黄,三角田中使牛忙;使得牛来茶已老,采得茶来秧又黄。”主要流行于陕西。

稻时无破箩,茶时无太婆主要流行于福建等地。意为农忙时节无闲具、无闲人。稻子收割前,把所有的破箩都补好,以备盛稻。采茶时节,连平时坐在家里只吃饭不千活的“太婆”都上山采茶了。太婆,曾祖母,喻年事已高在家颐养天年,不再干农活的老人。

分享
1
上一篇:茶园管理的学问 下一篇:茶树种植的茶谚赏析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